第(2/3)页 “没有什么不可能的,你忽略掉了鄂湘两省的市场,我们有星耀货运在手,比其他家多出不小的优势,短时间内甚至可以把销售网扩大到皖赣浙三省,甚至是长三角地带。” 说到这里,楚天耀翻开了手里的一份资料。 “我们不单单依靠经销商,陈飞鹏手下的办事处数量已经超过五十家,销售团队进入中部地区只是迟早的事。” 听到这话,卢秋雨则是沉默了片刻,抬起头来望着楚天耀。 “所以,当初你之所以拿下星耀货运,不惜重金让陈飞鹏建立办事处,扩建销售团队,为的不仅仅是鄂湘两省,而是长三角经济带?” 回想起楚天耀的种种操作,卢秋雨忽然是恍然大悟。 她一直都为小瞧楚天耀的野心,可此刻才发现,自己终究是有些低估了这家伙的疯狂。 “不错,只可惜这个目标估计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了。” 楚天耀好不否认的点头承认。 实际上,沿着长江沿岸利用蘑菇战术进行倾销的方法,并非是楚天耀自己想到的,而是他想起了当年华润曾经在国内的营销手法。 在长江沿岸以一城一厂为中心,如同种蘑菇一般,利用长江通航的便捷货运,构建出一张横跨西南和长三角地带的庞大网点。 只可惜,以楚天耀的身家暂时还做不到一城一厂这么豪气,只能是以办事处作为代替,就地招收销售人员,组建销售网点,覆盖整个长江沿岸。 当然,随着销售范围的提升,对产量的要求自然也就更高。 别看星耀酒业如今年产量动不动就十几万吨,但实际跟华润比起来,压根是无法相提并论的。 不单单是华润,还有青啤、燕京等大厂也都在这两年疯狂的进行收购,如今处于头部的啤酒大厂,年产量至少都在四十万吨以上。 另外像嘉士伯和中策集团等进入国内的外资,也在今年开始了各种收购、入股等方案。 这一年,是国内啤酒总产量跃升的一年,初步估计至少能达到一千五百万吨左右。 相比之下,星耀酒业这十几万吨的年产量,似乎是有些不够看了,甚至放到全国啤酒行业里来看,连二十万产量的中部企业都够不上。 不是楚天耀不想提升规模,而是身家太少,底蕴不够,跟那些经营了几十年的国营大厂比不得,更无法与那些怀揣巨额资金的外资相提并论。 下午,楚天耀刚刚挂断了与陈飞鹏的电话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