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等李在古带着闵破胡和张铮冲进来之时,剩下的那些吐谷浑士兵纷纷扔掉兵器投降。 此时的李在古没有人力去管理这些降兵,唯有让他们回家去。 不过,李在古从敌军的将领口中得知,李在古来迟了一步,扑了一个空。 无论是伏允,还是青海骢,已经被快速转移到吐谷浑国土的核心区域,不在附近了。 李在古唯有对着天空长叹一声。 伏允命不该绝,吐谷浑还没有到灭亡的时候。 李在古知道,并不是上天要放过伏允,而是问题出在段志玄身上。 若不是段志玄过于谨慎,突然鸣金收兵,延误战机,便不会让伏允有机会逃脱,也不会让青海骢得以转移。 李在古这一战,虽没有实现预期的战略设想,但狠狠地教训了吐谷浑。 班师回朝后,段志玄却弹劾李在古没有得到主帅命令,私自追击敌军,违抗军令。 既然段志玄弹劾,李在古也就不跟他客气,将段志玄延误战机之事告知李二。 最后,李二一气之下罢免了段志玄官职。 李二此次出兵,便是冲着吐谷浑的青海骢而去,可偏偏因为段志玄的停留不前,致使青海骢白白溜走。 至于李在古,表面上是违抗军令,实际上是抓紧战机,更直接深入道青海湖,差点获取青海骢,若不是段志玄延误战机,李在古已经成功了。 但不管怎么说,李在古身为副将,于战场上违抗主帅命令,确实也不可取。 李二为了公平起见,让李在古功过相抵。 既没有封赏他,也没有处罚他。 吐谷浑这一次被打败后,不但没有吸取教训,反而对大唐进行报复。 过了几个月后,伏允再次纵兵入寇凉州。 第(3/3)页